0%

这个话题一直想聊,正好碰到个相关的热点,忍不太住,索性拿过来说。热点倒没啥,就是那篇「xxx 你给我站住」的公众号文章。一堆人说被刷屏了,我的朋友圈反而没被波及。

这样祥和的局面来得不太容易,在过去的一年多里,我陆续将 102 个联系人一个个手动点进去设置「不看他的朋友圈」,而我微信通讯录里只有 337 个联系人,朋友圈活跃分子应该不足 200 个,这样下来我就强行将朋友圈的内容屏蔽了至少一半。

我一直将微信定位为私人场合沟通工具和面向熟人的社交工具,而且毫无疑问,微信是一款好用而伟大的产品。即使我不认同它的一部分产品理念,比如公众号文章无法被有效地索引和搜索,这不符合互联网精神开放共享的本质,所以我不会将自己的内容产出只发布到这样封闭的平台上。而重度依赖微信来工作,将微信作为公司协作工具的,在我看来是不负责任的表现,不是这样做不可以,而是几乎没有公司可以把公事和员工私人环境间的隔离做得很好。这一点,性感玉米和乔晓韵有两篇微博文章都说得很清楚了:微信及微信群协作沟通规范倡议书讲道理,为什么我抵制微信办公? 更何况还无法避免出现缺乏基本职业素养的同事,肆无忌惮地在微信上发长语音、传文件,不懂礼貌,无意义增加别人的沟通成本。

基于此,我的微信自注册以来,主动加好友和通过好友申请就卡得很紧,尽可能减少微信好友数量。我并不需要加一堆不太熟的人到私人圈子里来,我不靠交际而活,也不从点赞之交中获取安全感。

阅读全文 »

单身第 400 天,聊聊情感话题。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谈论此类话题,将来也很少会有,结尾解释原因。

你喜欢我吗?

如果一个朋友突然问你这个问题,你第一反应会是什么,你怎么定义「喜欢」?以我目前的圈子性质和亲密度划分规则,对于我的大多数朋友,我都可以立马回答 Ta 「喜欢」。这种喜欢是出自对对方人品、风格的肯定,简单地说,我下意识里对喜欢的定义,仍然在朋友关系的范围内,而不是通俗意义上男女关系中的喜欢。对于后一种喜欢,我要么很快地说不(没有任何这个意思),要么需要至少半分钟来思考(不太确定有没有),我在感觉上是否的确在喜欢你。

说这个的原因是,我遇到过很多在我这个年龄段(18~25)的人并不能够很好的理清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。他们会把对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倾向当做喜欢,比如:

阅读全文 »

2016年的高考结束了,像微博上的段子说的,今年的高考看起来和往年的没有什么不同。以我单薄的经历看,高考对一个国内的学生非常重要,重要性不是来自将来大学毕业证上的学校名字,而是因为进入不同的大学基本上等同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迹。高考的名次决定了你将来会和努力到何种程度的人成为同学,在青年时期学校大环境的耳濡目染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难以预估。绝大多数大学本科生没有什么独立思考能力,对目前社会的种种现象只能理解到表面,当他们的想法和行动出于人的本性开始随大流时,这个「大流」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我也一直建议考生尽量填北京上海的大学,因为大陆只有这两所城市可以触摸到最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,除非你能上浙大、中科大这种有明显优势的大学,否则去一线城市 4 年下来能获得的视野和平台远比内陆省市要好。

5 年前参加高考时的一部分场景我还记得很清楚:7 号下午考数学,题目比较难,后面有 3 道大题我不太会做,写了前面几个步骤就放那了,交卷前看了看空荡荡的答题纸,面无表情。考完出门后我心里反而还有点窃喜,因为我知道那几个大题我做不出来,跟我差不多水平的考生也大都做不出来,好几十分的题不会做这种事发生在高考考场上非常打击人,但我不虚啊,心理素质挺强的,不怕这么点压力,我就比同一层次的考生有了优势。当晚回到酒店,班上一堆同学哭得稀里哗啦的,搞得几个老师不得不过来开个临时班会安慰安慰,开完会我还是继续在房间里和室友开着玩笑。最后的结果的确和我预料的一样,我数学分数很一般,但总分的排名比计划的高了一截,大把的考生「没发挥好」。

安徽的高考题里,理综的选择题每题 6 分,数学选择题每题 5 分,在我那个分数段错一道选择题名次大概要掉一两千,所以我高三时曾经疯狂地练习过做选择题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经历,导致我后来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抉择时,都保持着冷静和理智。我水平有限,不是什么题都会做,但我那年选择题还都是单项选择,所以我练久了之后逐渐掌握了些「不会解题但是会选择正确答案」的技巧。高考结果是:我的语文、数学、理综选择题满分。我记得特别清楚理综有道物理选择题我算了好久得到的结果和 4 个选项都不一样,然后先选了个和我结果接近的答案,又把题目和 4 个选项看了看,感觉不太对劲,根据经验换到了另一个答案。

某种意义上,这就是运气好,如果我没再看一遍或者直觉产生偏差,就要扣 6 分,我妥妥进不了华师,今天我很可能就不在上海,而正在看这篇博客的你,也基本没机会和我产生联系。每当我想起这些经历的时候,都会觉得高考如此残酷又奇妙,朋友、同学的相识都是莫名其妙的缘分。

阅读全文 »

三天前,我在博客发表了一篇针对软院本科教育的文章(如果你没看过,建议先阅读它以及后面的评论),讲了些我和部分校友在回顾软院经历时的看法。这篇文章传播范围比我预期的要大一圈,我除了把文章发到博客,自己在朋友圈转发一次外,没做其他的推动,刚才看了看访问统计,从发布到现在差不多有 3000 个独立访客。剔除掉在朋友圈看到后随意进来扫一眼的吃瓜群众,我估摸着有一千来个和软院相关的人接收到了这个话题。遗憾的是,除了那篇博客下面零星的几个评论、一些人的私聊、以及知乎上的一两条私信,我个人并没有直接收到多少反馈信息。

我经历过了太多网络上的辩论和争吵,早已对说服别人没有兴趣,因为绝大多数人在网络上的言论「不输出论证,只输出观点;不输出思维,只输出立场」,他们先有了自身主观上的情绪和立场,然后再企图寻找可以支撑自己情绪的论点。这样的讨论对于专业性的现实问题没有正向作用。我不会因为自己有着丰富的吵架经验和讽刺技巧而产生优越感,我只觉得现在的时间太宝贵,花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是非常亏本的。但对于这些狂野的思维方式我又完全可以理解,比如存在于几乎所有在校生和毕业没几年的校友身上的护校情节:我自己可以骂自己的学校,但别人说一句就是不行,我必须冲上去干点什么。

什么是对问题的正向讨论?我的理解是:先要理清客观事实,基于这些事实,最底层的判断来自公共道德和法律,最上层的观点来自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。

那篇文章里提到这几个事实在客观上是绝对存在的:
1.软院的本科应届生在工程领域的平均水平不高(没几个人说得清自己发出一条微博时在技术上经历了哪几个大步骤)。
2.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努力的方向不太妥当(比如背代码),或者不知道应该自学些什么。
3.很多爱钻技术的学生对氛围感到不适和无奈。
4.“考高分、拿奖学金比写好代码重要”的观念盛行。
5.全院没有一个技术主导的学生组织。

阅读全文 »

一条朋友圈引发的抱怨

15 年年初的时候,我在知乎上用一篇比较长的回答总结了 4 年下来对母校的看法,提了几个点,有赞有贬,里面也有涉及到软件学院的内容,当时出于对毕业生们心情的照顾和避免将矛盾激化的考虑,对回答内容做了引导,没有讲更多具体的问题。很大程度上,作为一个已经毕业快一年的校友,我不应该再继续对大学本身进行公开评价,尤其是不好的方面。然而,前些天软院的 Y 辅导员在 QQ 上找到我和我就某个朋友圈的内容讨论了几句,让我对她的看法从 3 年前的理解、尊重变成了失望,这种失望的情绪成为了我写下本篇内容的推动力。

我虽然性格很好,不惹不必要的麻烦,能帮人就帮人,但对跑到跟前来乱扯的我也会骂,不怎么骂粗话,不过比粗话难听多了。我在知乎说过,大学里的很多人是不适合用「老师」来称呼的,他们只是碰巧在大学里工作,学生们为了方便和表示尊敬会喊老师,实际上这群人本身没啥方面优秀到可以被称作老师。而 Y 辅导员的思维方式简单到我觉得她甚至不适合当大学辅导员,张口就来「大学教育的悲哀」,讨论问题主次不清套话连篇感叹号泛滥。让这样的人做学生工作,是给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挖了个大坑。至少,辅导员要分得清正义与肮脏,妥协和虚伪,辅导员应该成为帮学生阻挡上层体制带来负面影响的人,而不是一边说着大家要积极向上一边带领学生浮夸造作的人。

软件学院差劲在哪

阅读全文 »

原来的博客从 2011 年进大学时开始用,一直是 WordPress 搭的。我倒是可以忍受 WP 后台操作时响应慢,程序升级、维护麻烦的问题,但是它对 MarkDown 不友好,让我想写文字的时候觉得不太舒服,插代码很累,试了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索性换掉了。现在用 Hexo 做静态站方便很多,没那么多要考虑的东西了。原来的博客内容松松散散,东西不多,现在看来有价值的内容也几乎没有,黑历史反而一堆,于是没有迁移过来,直接弃掉。大三大四两年基本没写东西,主要是自己太水,没有什么可以输出的,不管是技术还是观念。当然现在仍然水,但能接触到的新鲜玩意多了,没事可以写一写加深理解。以前总会想,这样的一堆东西写出来别人看了会不会觉得无聊啊,现在我能清晰的认识到,为什么要考虑这样的问题,又没什么人会看这里的文章,自己觉得有意思就好了。
按我目前的性格,不太想在公共区域输出价值观,这里可能会写一些,但负面情绪和个体自由倾向严重,不适合大部分人阅读。

《Python进阶》是《Intermediate Python》的中文版,几个月前在 V2EX 上偶然看到,瞄了几眼发现这本书每一章都很简短清晰,适合碎片时间阅读,就放到了收藏夹了。大体上说这本书是 tips 类型的,不适合新手入门看,至少需要了解、实践过了 Python 的常用语法才会看得比较流畅。我读完所有内容后又过了第二遍,把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、不太熟悉的内容摘出来记一下。

iterator, generator, enumerate

迭代器(iterator)

文档:

阅读全文 »